醫(yī)學教育網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報錯頁面

您可能輸錯了網址,或該網頁已被刪除或移動,您還可以:

返回上一頁返回首頁網站地圖

推薦閱讀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在荷蘭做手術

2012-09-13 14:24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前朝大清的時候就有了公派出國一說,抱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心態(tài),無數熱血青年踏上異國征程。我在出國之前也是另一個抱著讀音相同的心態(tài):“師夷長技以治疑”。于是我來到荷蘭鹿特丹醫(yī)學中心從事胃腸道外科研究,并參觀胃腸道手術以助科研。

  盡管在國內已參與過不少手術,但當我踩著典型的荷蘭木鞋走進手術室,內心還是充滿了好奇與期待。荷蘭人真的穿這玩意兒做手術,但對我而言腳踏硬底木鞋站一天真是傷不起。不過與之相比,手術中的一些見聞更有意思,并且也值得思考。

  手術用具

  剛一進手術室,無數的一次性器具首先就給我一個下馬威,把我震懾了。

  如果說一次性帽子口罩還算常見的話,之后的場面就讓我有些把持不住了:刷手開始用一次性手刷,消毒是一次性套裝,鋪巾是一次性防水消毒巾……基本上除了剪刀、彎嵌、鑷子等常用金屬手術器械是重復利用之外,其他都是一次性的。一個手術下來產生了無數的一次性醫(yī)療垃圾。

  從這個角度而言,歐洲人說自己環(huán)保什么的實在讓人難以信服。盡管國內醫(yī)院也在越來越多地使用一次性醫(yī)療用具,但相對而言我們才真正的低碳環(huán)保!遙想在國內醫(yī)院實習的時候,每天都打開無數的換藥包,換完之后把彎盤、鑷子、剪刀、鋪巾回收。器械在充分消毒滅菌之后重復使用,照樣救死扶傷。

  手術速度

  這里的大夫做手術相對是比較淡定的。手術臺上的大夫有幾次停下來討論──荷蘭語,充斥大舌音小舌音,完全聽不懂──達成一致之后,再繼續(xù)手術。教授對于解剖要求甚是苛刻,在斷血管前再三確認其他重要血管、神經完整之后再下刀,以防誤傷。

  當然,并不是說手術慢就一定是好事,手術時間過長對于患者沒有好處,反而可能增加術后并發(fā)癥的風險(我就是琢磨這方面研究的);但小心謹慎總是沒錯的。

  其實國內大多數外科醫(yī)生的手術過程也是十分謹慎的,對于解剖層次的辨別、重要臟器的保護也毫不遜色。只是在國內的大醫(yī)院里,每天的手數量非常大,醫(yī)生負荷很重,因此有時候也就不得不加把勁了。

  這里的醫(yī)生工作負荷會讓大多數國內外科大夫羨慕嫉妒恨:鹿特丹中等規(guī)模的一家醫(yī)院的外科大夫說,他們整個醫(yī)院外科每天也就六七臺手術──和國內一些醫(yī)院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

  醫(yī)生參與度

  年輕外科大夫(Surgeon)在這里對于手術的參與度極高,即使是結腸癌切除這的大手術,基本上也是他一個人獨立完成。教授只在一旁予以理論指導,打副手。盡管速度相對會慢些,但這對外科醫(yī)生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畢竟經驗是需要積累的。

  不過與外科大夫的獨當一面形成鮮明對比,手術臺上住院醫(yī)基本上什么事兒都幫不上。個人感覺比國內住院醫(yī)機會更少──他們甚至沒得打結、剪線,因為這些事情器械護士會代勞,而且護士還會釘皮……嗯,真是萬能!

  術中止血

  有一點讓我頗為奇怪的是,盡管這里外科醫(yī)生手術操作細致,但術野往往比較紅,一般的滲血不用電刀去燒灼止血,靠患者凝血機制,只有比較明顯的動靜脈出血才會處理。

  于是整個術野也就相對血肉模糊,從手套到器械到術野都成了紅色。我問教授說:為何這里做手術出血都不止血呢?他回答:嗯,我們一般沒有什么特別大的出血。

  好吧,他完全沒有領會我問題的要點。他可能覺得國內做手術成天在血泊中進行吧……

  其實個人感覺國內胃腸手術術野要更干凈,外科大夫更愿意積極止血,減少術中出血。也正因為術野干凈,整個手術過程中解剖結構也更為清晰。積極止血與重點止血各有利弊,兩者對于患者的影響難以用一兩句話表述清楚。

  手術縫合

  手術中,我發(fā)現腸吻合時大夫僅僅給小腸實施了全層連續(xù)吻合。于是我問他為何不多做一層漿肌層縫合加固呢?他說: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加固有益處,所以一層就足夠了。

  這個回答讓我當時一陣暈眩!這和以前我接觸到的思路太不同拉:為了保險起見,國內醫(yī)生似乎更愿意做一些“沒壞處”的事情(例如加固);而這位大夫確認為,如果“沒好處”的事情就不必做。

  盡管越來越多的循證醫(yī)學證據使得我們目前的治療越來越有理有據,但必須要看到一方面手術操作的優(yōu)劣和外科大夫本身的經驗有關;另一方面,循證醫(yī)學證據并非固定不變。舊觀念被新觀念淘汰,但又可能最新發(fā)現舊觀念更好……面對科學,證據才是最有力的說明,新舊與否毫無關系。

  師夷長技以治疑?

  盡管這里醫(yī)院的硬件設備可能比國內要好一些,但我并未看到此處外科大夫在手上(所謂“長技”)有顯著領先于國內同行之處,更沒有看到哪個動作、操作只有洋人的手才能做到;我所感受到的不同主要是在手術觀念上的。

  也許有人會說這未免也太自大了,國內的醫(yī)療水平比國外差一大截。]錯,遠看歐美,近看港臺,其醫(yī)療體系無疑領先于大陸。但個人認為這種差距可能和醫(yī)療體制和醫(yī)療資源分配的關系更為密切。而在高精尖醫(yī)療領域,國內大醫(yī)院盡管同國際頂尖水平可能還存在一定差距,但也是緊跟步伐的。

  對于大多數老百姓而言,最常見的疾病才是真正影響生活質量的罪魁禍首。而荷蘭的醫(yī)療制度確實使得醫(yī)療服務在家庭醫(yī)生、常見病防治等方面比我們好很多──是乃真“長技”也。我將在今后的文章中更細致地從個人看病體驗上比較兩國醫(yī)療制度的差異。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書店
  • 名師編寫
  • 凝聚要點
  • 針對性強
  • 覆蓋面廣
  • 解答詳細
  • 質量可靠
  • 一書在手
  • 夢想成真
網絡課堂
40多類,1000多門輔導課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