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名稱】 海龍 Syngnathus 別名:楊枝魚、錢串子。
【產(chǎn)地及銷售習慣】 主產(chǎn)于廣東陽江、惠陽、寶安、海豐,遼寧旅大、莊河等地,銷全國各地,以浙江、江蘇銷量最大;此外山東、福建、臺灣、澎湖群島等沿海地帶亦有產(chǎn)。
【化學成份】
含多種胱氨酸、蛋白質(zhì)、脂肪酸、甾體及多種無機元素。尖海龍還含有膽甾醇、膽甾烯-4-酮-3(Cholest-4-en-3-one)。
性狀鑒別
全身呈長形而略扁,中部略粗,尾端漸細而略彎曲,長20~40厘米,中部直徑2~2.5厘米,頭部具管狀長嘴,嘴的上下兩側(cè)具細齒,有兩只深陷的眼睛。表面黃白色或灰棕色,黃白色者則背棱兩側(cè)有兩條灰棕色帶。中部以上具5條突起的縱棱,中部以下則有4條縱棱,具圓形突起的花紋,并有細橫棱。骨質(zhì)堅硬。氣微腥,味微咸。
以條大、色白、頭尾整齊不碎者為佳。
效用
性味功用與海馬相同,惟力量較強。
【性味】:咸甘,溫
1. 《 藥材資料匯編》:“甘,溫,無毒。”
2. 《 中藥材手冊》:“味咸。”
3. 《中藥鑒別手冊》:“咸甘,溫。”
【功能主治】補腎壯陽,治陽痿。
1. 《 綱目拾遺》:“功倍海馬,催生尤捷效。”
2. 《現(xiàn)代實用中草》:“為強壯藥,有興奮作用,用于老人及衰弱者之神經(jīng)衰憊。治血氣通。”
3. 《 中藥鑒別手冊》:“補腎壯陽,治陽痿,不育。”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入散劑,5~8分。
【宜忌】孕婦及陰虛火旺者忌服。
【備考】
1.《 百草鏡》:“海龍乃海馬中絕大者,長四,五寸至尺許不等,皆長身,而尾直不作圈,入藥功力尤倍,雖同一類,形狀稍有不同。此物廣州,南海亦有之。體方,周身如玉色,起竹節(jié)紋,密密相比,光瑩耀目,誠佳品也。”
2.《 綱目拾遺》:“《 赤嵌集》,海龍,產(chǎn)澎湖澳,冬日雙躍海灘,漁人獲之,號為珍物,首尾似龍,無牙,爪,大者尺余,入藥。《譯史》,此物有雌性,雄者黃,雌者青。”
本品為少常用中藥,始載于“本草綱目拾遺”,列于介部。今市售品的原動物有刁海龍、擬海龍、及尖海龍等三種。
采制
全年皆產(chǎn),通常以4~9月間產(chǎn)量較大,漁民捕魚時隨同魚一并捕來,洗凈曬干,或除去外面黑色皮膜及內(nèi)臟,洗凈曬干。
泡制
用水刷凈,切塊即成。
藥材及產(chǎn)銷
本品為已除去或未除去內(nèi)臟的干燥海龍全體。
本品為少常用中藥,始載于“本草綱目拾遺”,列于介部。今市售品的原動物有刁海龍、擬海龍、及尖海龍等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