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中藥)附錄收載了26種劑型,二部(化學藥)附錄收載了21種劑型,三部(生物制品)附錄收載了13種劑型。這些劑型基本包括了目前國際市場流通與臨床所使用的常見品種,但是還沒有包括一些發(fā)展中的劑型,如脂質體、微球等。藥物劑型的種類繁多,為了便于研究、學習和應用,有必要對劑型進行分類。劑型分類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按形態(tài)分類
可將劑型分為固體劑型(如散劑、丸劑、顆粒劑、膠囊劑、片劑等),半固體劑型(如軟膏劑、糊劑等),液體劑型(如溶液劑、芳香水劑、注射劑等)和氣體劑型(如氣霧劑、吸入劑等)。一般形態(tài)相同的劑型,在制備特點上有相似之處。如液體制劑制備時多需溶解,半固體制劑多需熔化和研勻,固體制劑多需粉碎、混合和成型。起效時間方面以液體制劑最快,固體制劑較慢。
這種分類方式純粹是按物理外觀,因此具有直觀、明確的特點,而且對藥物制劑的設計、生產、保存和應用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不足之處是沒有考慮制劑的內在特點和給藥途徑。
二、按分散系統(tǒng)分類
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相)分散于另一種物質(分散介質)所形成的系統(tǒng)稱為分散系統(tǒng)。此法將劑型看作分散系統(tǒng),以便于應用物理化學的原理說明各種劑型的特點。根據分散相和分散介質的直徑大小及狀態(tài)特征,可作如下分類:
1、分子型
是指藥物以分子或離子狀態(tài)均勻地分散在分散介質中形成的劑型。通常藥物分子的直徑小于1nm,而分散介質在常溫下以液體最常見,這種劑型又稱為溶液型。溶液的分散溶媒主要是水、乙醇、丙醇、丙二醇等藥用有機溶劑或液體分散復合溶媒。分子型的分散介質也包括常溫下為氣體(如芳香吸入劑)或半固體(如油性藥物的凡士林軟膏等)的劑型。所有分子型的劑型都是均相系統(tǒng),屬于熱力學穩(wěn)定體系。
2、膠體溶液型
膠體溶液型是指固體或高分子藥物分散在分散介質中所形成的不均勻(溶膠)或均勻的(高分子溶液)分散系統(tǒng)的液體制劑。分散相的直徑在1~100nm之間。如溶膠劑、膠漿劑、涂膜劑等。膠體溶液型制劑具有丁達爾現象等一切膠體溶液的特征。其中,高分子膠體溶液仍屬于均相的熱力學穩(wěn)定系統(tǒng),而溶膠則是非均相的熱力學不穩(wěn)定體系。
3、乳狀液型
乳狀液型是指液體分散相分散在液體分散介質中組成的不均勻分散系統(tǒng)的液體制劑。分散相的直徑通常在0.1~50μm之間,如乳劑、靜脈乳劑、部分滴劑、微乳等。
4、混懸液型
混懸液型劑型是指固體藥物分散在液體分散介質中組成的不均勻分散系統(tǒng)的液體制劑。分散相的直徑通常在0.1~50/μm之間,如洗劑、混懸劑等。
5、氣體分散型
氣體分散型劑型是指液體或固體藥物分散在氣體分散介質中形成的不均勻分散系統(tǒng)的制劑,如氣霧劑、噴霧劑等。
6、固體分散型
固體分散型是指藥物與輔料混合呈固態(tài)的制劑,如散劑、丸劑、膠囊劑、片劑等。這類制劑在藥物制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7、微粒型
微粒型的主要特點是粒徑一般為微米級(如微囊、微球、脂質體、乳劑等)或納米級(如納米囊、納米粒、納米脂質體、亞微乳等)。因此上述提到的乳狀液型、混懸液型或固體分散型的都可以成為微粒型。這類劑型在改變藥物體內的吸收、分布等方面有許多有用的特征,是近年來大力研發(fā)的藥物靶向劑型。
按分散系統(tǒng)對制劑進行分類,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制劑的均勻性、穩(wěn)定性以及制法的要求,但不能反映給藥途徑對劑型的要求,如混懸劑有混懸型口服液、混懸型注射液、混懸型軟膏和混懸型滴眼劑等。同樣道理,這種分類方法也會出現一種劑型由于輔料和制法不同而屬于不同的分散系統(tǒng),如注射劑可以是溶液型,也可以是乳狀液型、混懸型或微粒型等。
三、按給藥途徑分類
這種分類方法緊密結合臨床,能夠反映出給藥途徑對劑型制備的要求。藥物最早是采用口服和皮膚外用,然后是注射劑,后來發(fā)展到幾乎身體上所有的各種組織或腔道部位都能用藥,如口腔、鼻腔、呼吸道、血管、組織、皮下、直腸等。
1、口服給藥劑型
此類劑型是指藥物經胃腸道吸收后發(fā)揮療效,如溶液劑、糖漿劑、顆粒劑、膠囊劑、散劑、丸劑、片劑等??诜o藥最簡單,但有些藥物易受胃酸破壞或肝臟代謝,引起生物利用度低的問題。
2、注射劑
包括靜脈注射、肌內注射、皮下注射、皮內注射及穴位注射等。
3、局部組織
根據不同的用藥部位,可以細分為以下幾種:
?。?)皮膚給藥如外用溶液劑、洗劑、軟膏劑、貼劑、凝膠劑等。
?。?)口腔給藥如漱口劑、含片、舌下片劑、膜劑等。
(3)鼻腔給藥如滴鼻劑、噴霧劑、粉霧劑等。
(4)肺部給藥如氣霧劑、吸入劑、粉霧劑等。
?。?)眼部給藥如滴眼劑、眼膏劑、眼用凝膠、植入劑等。
(6)直腸給藥如灌腸劑、栓劑等。
可見,按給藥途徑進行分類,會產生同一種劑型由于用藥不同而出現重復。如噴霧劑既可以通過口腔給藥,也可以是鼻腔、皮膚或肺部給藥。又如臨床上的氯化鈉生理鹽水,可以是注射劑,也可以是滴眼劑、滴鼻劑、灌腸劑等。因此,無法體現具體劑型的內在特點。
四、按作用時間進行分類
有速釋(快效)、普通和緩釋、控釋制劑等。這種分類方法顯然直接反映了用藥后起效的快慢和作用持續(xù)時間的長短,因而有利于正確用藥。這種方法無法區(qū)分劑型之間的固有屬性,如生射劑和片劑都可以設計成速釋和緩釋產品,但兩種劑型制備工藝截然不同。
總之,藥物劑型種類繁多,劑型的分類方法也不局限于一種。但是,劑型的任何一種分類療法都有其局限性、相對性和相容性。醫(y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因此,人們習慣于采用綜合分類方法,即將不同的兩種戔更多分類方法相結合,目前更多的是以臨床用藥途徑與劑型形態(tài)相結合的原則,既能夠與臨床用藥密切配合,又可體現出劑型的特點。
- · 2023《中藥一》必學考點:中藥劑型的分類
- · 2022《中藥一》必學考點:中藥劑型的分類
- · 2022年執(zhí)業(yè)藥師《藥一》高頻考點47:微球的分類及作用特點
- · 2022年執(zhí)業(yè)藥師《藥一》高頻考點30:液體制劑分類
- · 《法規(guī)》第三章:藥品研制與生產管理,65個重點總結!
- · 《西藥二》輔導精華:劑型按給藥途徑的分類
- · 《中藥一》知識:中藥貯藏中常見的變質現象以及防止變質的方法?
- · 2021年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綜》13章細化知識點,81條!
- · 2021年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一》五章細化知識點,53條!
- · 《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中藥貯藏中常見的變質現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