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病毒感染如麻疹、脊髓炎病毒等可以通過預防接種而達到預防的目的。
心肌炎的治療針對兩方面: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癥。
對原發(fā)病毒感染,近年來提出用干擾素或干擾素誘導劑預防和治療心肌炎。一些中草藥如板藍根、連翹、大青葉、虎杖等初步實驗研究認為可能對病毒感染有效。
心肌炎患者應臥床休息,進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心力衰竭應及時控制,但應用洋地黃類藥時須謹慎,從小劑量開始,擴血管藥和利尿藥也可應用。早搏頻繁,或有快速心律失常者用抗心律失常藥。如因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快速室性心律或竇房結損害而引起昏厥或低血壓,則需用電起搏或電復律,多數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借起搏器渡過急性期后得到恢復。
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可使嚴重心肌炎的心力衰竭好轉,嚴重心律失常(如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減輕或消除,其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心肌炎的炎癥和水腫、消除變態(tài)反應、減輕毒素的作用。實驗中激素抑制干擾素的合成和釋放、加速病毒增殖,引起感染加重,故目前認為一般患者不必應用,尤其是發(fā)病最初10天內。但臨床實踐證明,對重癥患者,激素仍宜應用,以渡過危重時期。對經其他方法治療效果不佳者、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或免疫反應強烈者,在發(fā)病后10天至1月內,也可考慮應用激素。對一般心肌炎患者,應用激素,環(huán)孢素等作免疫抑制治療未證明有益。
促進心肌代謝的藥物,如三磷酸腺苷、輔酶A、肌苷、環(huán)化腺苷酸、細胞色素C等在治療中可能有輔助作用,一般可選用三磷酸腺苷10~20mg,或輔酶A50u,或肌苷200~400mg,或環(huán)化腺苷酸20~40mg,或細胞色素C15mg肌肉注射,2~3次/d.近年來輔酶Q10也用于治療心肌炎,口服20~60mg3次/d.提高免疫功能的藥,近年來發(fā)現黃芪對提高免疫功能及改善心功能有益,口服或注射均可,也可用免疫核糖核酸每周皮注射6mg或胸腺素10mg,每天一次肌注,也可用轉移因子、干擾素治療。
上一條·病毒性心肌炎應該如何預防?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010 82311666
400 650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