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腎病綜合征出血熱的實驗室檢查-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的內容,有很多考生都很關注,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如下:
1.血常規(guī) 病程1~2天白細胞計數多屬正常,第3病日后逐漸升高,可達(15~30)×109/L,少數重型患者可達(50~100)×109/L,早期中性粒細胞增多,核左移,有中毒顆粒,重癥患者可見幼稚細胞呈類白血病反應。第4~5病日后,淋巴細胞增多,出現較多異型淋巴細胞,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均升高,血小板從第2病日起開始減少,并可見異型血小板。
2.尿常規(guī) 病程第2天可出現尿蛋白,第4~6病日尿蛋白常達+++~++++,突然出現大量尿蛋白對診斷很有幫助。部分病例尿蛋白中出現膜狀物,鏡檢可見紅細胞、白細胞和管型。
3.血液生化檢查 BUN及肌酐在低血壓休克期、少數患者在發(fā)熱后期開始升高,移行期末達高峰,多尿后期開始下降。發(fā)熱期血氣分析以呼吸性堿中毒多見,休克期和少尿期以代償性酸中毒為主。血鈉、氯、鈣在本病各期中多數降低,磷、鎂增高。血鉀在少尿期升高,少數患者少尿期出現低血鉀。肝功能檢查可見轉氨酶升高、膽紅素升高。
4.凝血功能檢查 發(fā)熱期開始血小板減少,若出現DIC,血小板常減少至50×109/L以下,DIC的高凝期出現凝血時間縮短,消耗性低凝血期則纖維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和凝血酶時間延長,進入纖溶亢進期則出現纖維蛋白降解物(FDP)升高。
5.免疫學檢查
(1)特異性抗體檢測:在第2病日即能檢測出特異性IgM抗體,1:20為陽性。IgG抗體1:40為陽性,1周后滴度上升4倍或以上有診斷價值。
(2)特異性抗原檢測:常用免疫熒光法或ELISA法,膠體金法則更敏感。早期患者的血清及周圍血中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尿沉渣細胞均可檢出漢坦病毒抗原。
6.病毒分離 將發(fā)熱期患者的血清、血細胞和尿液等接種Vero-E6細胞或A549細胞中可分離出漢坦病毒。
- · 考前突擊!往年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已考要點總結!
- · 內科主治醫(yī)師考點: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 · 醫(yī)學教育網心血管主治醫(yī)師:《答疑周刊》2024年第27期
- · 2024年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必備120個高頻考點(71-80)
- · 2024年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必備120個高頻考點(61-70)
- · 2024年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必備120個高頻考點(31-40)
- · 腎病綜合征的治療!2023年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涉及考點!
- · 【考情】2023年內科主治醫(yī)師考點回顧/分析-專業(yè)實踐能力
- · 【考情】2023年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考點回顧/分析-專業(yè)知識
- · 內科考點:腎組織活檢的適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