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考點:兒童生長發(fā)育,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廣大臨床助理醫(yī)師考生順利通過考試!
生長發(fā)育遵循的一般由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粗到細、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規(guī)律。
嬰兒期是第一個生長高峰;
青春期是第二個生長高峰;
神經系統(tǒng)是先快后慢;
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先慢后快;
體格發(fā)育是是快慢快;
淋巴系統(tǒng)發(fā)育在兒童期較迅速,青春期達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
正常新生兒初生體重平均為3kg.
為了便于臨床應用,可按以下公式粗略估計小兒體重:
<6個月:體重(kg)=出生時體重+月齡×0.7.
7~12個月:體重(kg)=6+月齡×0.25.
2~12歲:體重(kg)=年齡×2+8.
頭圍:經眉弓上方、枕后結節(jié)繞頭一周的長度為頭圍,反映腦和顱骨的發(fā)育情況。
新生兒——約34cm,
在生后的前3個月和后9個月頭圍都增長約6cm,
1歲——46cm,
2歲——48cm,
5歲——50cm.
上臂圍:沿肩峰與尺骨鷹嘴連線中點的水平繞上臂一周的長度為上臂圍醫(yī)學|教育網整理,反映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膚的發(fā)育,可用測量左上臂圍來篩查1~5歲小兒的營養(yǎng)狀況。
評估標準:>13.5cm為營養(yǎng)良好。12.5~13.5cm為營養(yǎng)中等,<12.5cm為營養(yǎng)不良。
前囟:出生時約1.0~2.0cm,1~1歲半時閉合。(考點)
出生時脊柱無彎曲,僅輕微后凸。
3個月小兒抬頭時出現頸椎前凸(第一個生理彎曲);
6個月小兒能坐時出現胸椎后凸(第二個生理彎曲);
1歲小兒站立行走時出現腰椎前凸(第三個生理彎曲);
6~7歲時這3個脊柱自然彎曲才隨韌帶的發(fā)育而固定。
乳牙多于生后4~10個月開始萌出;(考點) 12個月后尚未出牙者可視為異常;(考點)
3歲出齊;(考點)
2歲內乳牙數約等于其月齡減4~6;(考點)
1周歲左右會逐漸會走,彎腰取東西,會將圓圈套在木棍上;
1.5歲后會蹲著玩,爬臺階,有目標地扔皮球;
2歲左右會雙腳跳,會用勺子吃飯;
3歲會跑,騎三輪車等。
大運動發(fā)育口訣:“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
嬰兒早期可采用膝部X線片年長兒攝左手及腕部X線片,了解其發(fā)育情況。(考點)
腕部出生時無骨化中心,10歲時出全,共10個,1~9歲腕部骨化中心的數目約為小兒的年齡加1.(考點)
語言的發(fā)育要經過發(fā)音、理解、表達三個階段;(基礎概念)
7~8個月能無意識發(fā)出復音醫(yī)學|教育網整理,如“爸爸”、“媽媽”;(關鍵詞)
9個月能聽懂“再見”(關鍵詞)等;
10~11個月能模仿成人的動作如:再見等,開始說單詞;
1~1.5歲能說出物品及自己的名字(關鍵詞),認識并指出身體的各部位;
2歲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關鍵詞),對人、事有喜樂之分。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