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檢驗簡介:
白細胞舊稱白血球。血液中的一類細胞。白細胞也通常被稱為免疫細胞。人體和動物血液及組織中的無色細胞。有細胞核,能作變形運動。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它們可以從血管內遷移到血管外,或從血管外組織遷移到血管內。因此,白細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廣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組織中。
白細胞(英文名: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簡稱:WBC),舊稱白血球醫(yī)|學教育網整理。血液中的一類細胞。白細胞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前三種因其胞質內含有嗜色顆粒,故稱為粒細胞。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血細胞中體積比較大、數量比較少。具有細胞核。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細菌、防御疾病。
白細胞是人體與疾病斗爭的“衛(wèi)士”。當病菌侵入人體體內時,白細胞能通過變形而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如果體內的白細胞的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
正常成人血液中的白細胞數目為(3.5~9.5)×10^ 9/L中中性粒細胞占50%~70%,嗜酸性粒細胞占0.5%~5%,嗜堿性粒細胞占0~1%,單核細胞占3%~8%,淋巴細胞占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