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軟件:熱賣中
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考試教材、考試科目。符合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考試資料豐富,免費試用。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的基本概念介紹,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復習考試,為您提供以下知識匯總:
認知(cognition):一個人對一件事或某對象的認識和看法.包括對自己的看法,對他人的看法及對環(huán)境的認識和對事物的見解等.如小孩.青壯年和老人對“醫(yī)院是什么地方”的看法不同,關鍵不在“醫(yī)院”客觀上是什么,而是被不同的人認同成什么,從而影響人的行為反應。
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eapy):也有一些人翻譯為認知療法,屬心理治療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是心理治療的一種理論取向。認知治療系由貝克首創(chuàng)。在理論上,認知治療乃是基于一種假設:個人的看法與想法(認知)決定自己的心情以及行動;個人之所以感到情緒困擾,主要是由于他對事、對人、對己的不適當的看法;悲觀的看法將導致悲觀的情緒與消極的行動,樂觀的看法將導致快樂的情緒與積極的行動。有人說:“人生象半杯酒”,想到空的部分會使人感到虛無;想到實的部分會令人感到存在。認知治療法的構想是,幫助當事人認識環(huán)境,了解自我,學習對事、對人、對己應有的想法、看法與應有的態(tài)度避免鉆牛角尖的行為。
認知歪曲(conitive distortion):認知中存在錯誤的、不合理的、片面的或偏執(zhí)的成分。如:“對視不禮貌”,“我是個失敗的人”,“人際關系好=被周圍所有的人喜歡”,“一個人的價值取決于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等。
認知缺乏:缺乏有關的常識或認識。如:“不知道與人說話時應正視對方”,“不知道非言語的重要性”,“不知道兩性間的差距”,應知道“每個人都值得尊重”,“我是重要的”,“我有能力”。圖式(schema):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的認識學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圖式看做是“潛藏在人類心靈深處的”一種技術,一種技巧。因此,在康德那里,圖式是一種先驗的范疇.當代知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通過實驗研究,賦予圖式概念新的含義,成為他的認知發(fā)展理論的核心概念。他把圖式看做是包括動作結構和運算結構在內的從經驗到概念的中介,在皮亞杰看來,圖式是主體內部的一種動態(tài)的、可變的認知結構。
貝克認為,圖式是一種穩(wěn)定的認知結構,它包括了對信息進行描繪和分類的各種規(guī)則,往往是難以觸及的、深層的內容,其中的某些內容可能是核心信念,有時也將圖式等同于核心信念,如“我是一個無能的人”。圖式是由早期的學習經驗建立的,由孩子與重要他人的互動情況發(fā)展起來的,圖式具有個體差異性,但同時又具有共同性,如抑郁的圖式常包括剝奪、挫敗、失落、無價值等主題。
認知圖式(cognitive schema):即個人已有的經驗架構。個體根據以往對事物獲得的經驗,在遇到類似的或相關的新事物情境時,他傾向于以舊經驗為架構去辨認新事物。因此,本詞的簡單意義就是指個人的知覺經驗。
自動化思維(automatic thought):指非自愿發(fā)生于當事人意識流中的一些想法與意象。許多判斷、推理和思維顯得是模糊、跳躍的、很像一些自動化的反應,這就是貝克理論中“自動化思維”的含義。這樣,思維過程中心一些錯誤觀念也因個體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維習慣而被保存下來,使個體自身對這些錯誤的認知觀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自動化思維與圖式不同,更易觸及,屬于意識范疇的認知,一般是對特定情境的反應。如“我約她出去,她拒絕我“。
規(guī)則(rules):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所習得的社會認可的行為準則。個體根據它們評價過去,預期未來,并用它們來指導現在的行為。但是貝克進一步指出,如果個體不顧客觀條件,過分按規(guī)則行事,也會使其行為不能與現實相協調,從而導致情緒困擾和不適應的行為。如“如果有人不喜歡我,說明我是沒有價值的”。
中介信念(intermediate belief):在核心信念與自動化思維之間的信念。包括態(tài)度、規(guī)則及假設。如“處于危險之中是可怕的”(態(tài)度);“我必須一直是安全的而且謹言慎行”(規(guī)則);“如果我謹言慎行,生命就不會有危險”(假設)。
個案概念化(case conceptualization):對個案的綜合陳述與了解,一般由治療師依據某種心理治療理論對當事人的問題進行理論假設??梢詮囊韵聨讉€方面幫助治療師進行個案概念化:
1.當事人現在的問題是什么,如何發(fā)生,又是如何持續(xù)的;
2.當事人特定的生活事件和經驗;
3.當事人關于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基本觀念;
4.哪些不良功能的想法與信念是與問題有關聯的,哪些情緒上、生理上和行為上的反應與當事人的想法有關;
5.當事人的假設、期望、規(guī)則及態(tài)度(中介觀念)是什么;
6.當事人在處理這些負性信念所使用的策略是什么;
7.哪些自動化思維、意象以及行為造成了及疾患的持續(xù);
8.當事人現有的信念與生活事件有什么樣的關系;
9.當事人現在的生活發(fā)生了什么事,他是如何看的;
10.什么樣的早期學習經驗造成現在的問題,潛在的想法和信念是什么等。
對當事人的問題進行概念化開始于第一次與當事人的接觸,并且持續(xù)下去。個案概念化是一個不斷進行修正和詮釋的過程。
信念(belief):人們對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一些特殊看法,是在幼年時期開始發(fā)展的。如“我不信任任何人”,“這個世界是殘酷的”。
核心信念(core belief):支持每個表面信念的核心部分,是所有信念的基石。少數幾個核心信念經常是個案所有困擾的來源。這些信念被人們認定是絕對的真理,認為事情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如一個認為“我是沒有能力的”想法被啟動后,他就會傾向于選擇性地注意與此核心信念有關的某些信息,即使這種信息是不正確的,他仍然會持續(xù)抱有這一信念。大多數人會維持比較正向的核心信念,如“我是有價值的”,負向核心信念可能只在經歷心理上的痛苦時才表現出來。
與自動化思維不同的是,核心信念不能完全清楚的被表達,直到治療師持續(xù)探詢當事人想法背后的意義而剝去其層層外殼。負向核心信念也包括對他人或世界的想法,如“別人是不值得信任的”,“這個世界是個墮落的地方”等。
我們用一個同心圓來說明自主思想(人們能夠在意識層面知覺到的內容,如“我很聰明”,就象洋蔥的表層)、自動化思維(難以覺察和控制,特別是在受挫的時候,依不同情境產生的。如“這個太難了,我肯定學不會”)、個人的假設與價值觀(如“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圖式(一個潛在的認知結構,最核心部分,如“我不能勝任”,像洋蔥的內核)之間的關系。
備考神器:精神病學主治醫(yī)師題庫+考前金題卷+考前??季?/a>
以上就是“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的基本概念介紹”的全部內容啦,以上信息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匯總,更多信息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精神病學職稱考試欄目!
編輯推薦:
題庫軟件:熱賣中
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考試教材、考試科目。符合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考試資料豐富,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