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體積大,質地脆,一旦遭受暴力容易損傷,發(fā)生腹腔內(nèi)出血或膽汁泄漏,引起出血性休克和/或膽汁性腹膜炎,后果嚴重,必須及時診斷和正確處理。
1、肝包膜下血腫的處理 多數(shù)因裂傷的肝組織繼續(xù)出血,肝包膜張力越來越大,終使包膜剝離面擴大或穿破。手術時應將包膜切開,清除積血,結扎或縫扎出血點,并縫合裂傷口,安置引流。
2、中央型肝裂傷的處理 這種損傷的肝包膜和淺層肝實質均完好地損,診斷較困難。手術探查如發(fā)現(xiàn)肝臟體積增大,包膜張力增高,即應懷疑肝中央型破裂的可能。一般可借助肝穿刺抽吸,術中穿刺造影或選擇性肝動脈造影等幫助診斷。證實有大的死腔和積血應予切開清創(chuàng)、止血和引流。如裂傷較嚴重,一般結扎、縫合止血不能奏效時,應考慮大網(wǎng)膜填塞后縫合或部分肝切除。
3、肝貫穿傷的處理 如非線形損傷,可用導管經(jīng)入口或出口放入傷道吸引或用生理鹽水沖洗,清除血塊、異物和碎落的肝組織。若出血已止,傷口一般不必縫合,在進出口附近安置引流即可。如傷道內(nèi)有較大死腔和活動性出血,應切開清創(chuàng)、止血和引流。
4、肝后下腔靜脈段或肝靜脈干損傷的處理 一般出血量大并有空氣栓塞的危險,但不易診斷,且直接縫合止血極為困難。在完成上述處理后仍有較大量的出血時,應考慮下腔靜脈或肝靜脈損傷的可能。手術可按下列程序進行:用紗布墊填壓裂傷處以控制出血,向右第7、8肋間延長切口,翻起肝臟并顯露第二肝門,阻斷肝十二指腸韌帶的血流和控制,腔靜脈裂口上、下方的血流,在直視下修補破裂的肝靜脈干或下腔靜脈,恢復被阻斷的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