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呼吸系統疾病
第一節(jié) 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
一、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上以反復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癥狀為特征,且癥狀每年至少持續(xù)3個月,連續(xù)兩年以上。
(一)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感冒;寒冷氣候;病毒感染和繼發(fā)性細菌感染;吸煙;長期接觸工業(yè)粉塵、大氣污染和過敏因素;內在因素:機體抵抗力降低,呼吸系統防御功能受損。
(二)病理變化:各級支氣管均可受累
1、粘膜上皮病變:纖毛倒伏、脫失。上皮細胞變性、壞死脫落,杯狀細胞增多,并可發(fā)生鱗狀上皮化生。
2、粘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進,漿液腺發(fā)生粘液化。
3、管壁充血,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
4、管壁平滑肌束斷裂、萎縮,軟骨變性、萎縮,鈣化或骨化。
(三)臨床病理聯系:
咳嗽、咳痰、喘息。痰一般呈白色粘液泡沫狀。
二、肺氣腫:
肺氣腫(pulmonary emphysema)是指呼吸細支氣管以遠的末梢肺組織因殘氣量增多而呈持久性擴張,并伴有肺泡間隔破壞,以致肺組織彈性減弱,容積增大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
(一)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醫(yī)學教育網m.348239.com
1、阻塞性通氣障礙
2、彈性蛋白酶增多、活性增高
(二)類型及其病變特點:
1、肺泡性肺氣腫
(1)腺泡中央型肺氣腫:
(2)全腺泡型肺氣腫:
(3)腺泡周圍型肺氣腫:
2、間質性肺氣腫:是由于肺泡壁或細支氣壁破裂,氣體逸入肺間質內,在小葉間隔與肺膜連接處形成串珠狀小氣泡,分布于肺膜下。
(三)病理變化:
1、肉眼:肺顯著膨大,邊緣鈍圓,色澤灰白,表面??梢娎吖菈汉?,肺組織柔軟而彈性差,指壓后的壓痕不易消退,觸之捻發(fā)音增強。
2、鏡下:肺泡擴張,間隔變窄,肺泡孔擴大,肺泡間隔斷裂,擴張的肺泡融合成較大的囊腔。小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可見慢性炎癥。
(四)臨床病理聯系:
氣短,胸悶。合并呼吸道感染時,可出現缺氧、酸中毒等一系列癥狀。胸廓前后徑增大,呈桶狀胸。胸廓呼吸運動減弱。叩診呈過清音,心濁音界縮小或消失,肝濁音界下降。語音震顫減弱。聽診時呼吸音減弱,呼氣延長??衫^發(fā)肺心病,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及肺性腦病。
三、支氣管擴張癥:
支氣管擴張(bronchiectasis)是指支氣管的持久性擴張。
(一)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1、管壁的支撐結構的損壞
2、遺傳因素
(二)病理變化
1、肉眼觀:病變支氣管可呈圓柱狀或囊狀擴張,肺呈蜂窩狀。擴張的管腔內常潴有黃綠色膿性或血性滲出物。周圍肺組織常發(fā)生程度不等的肺萎陷、纖維化和肺氣腫。先天性支氣管擴張常呈多囊狀。
2、鏡下:支氣管壁呈慢性炎癥、不同程度的組織破壞、鱗狀上皮化生、支氣管周圍的纖維組織增生。
(三)臨床病理聯系及結局:并發(fā)肺膿腫、膿胸、膿氣胸。若經血道播散可引起腦膜炎、腦膿腫等??蓪е路蝿用}高壓,引起肺心病。
醫(yī)學教育網m.348239.com
第二節(jié)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慢性肺源性心臟?。╟hronic cor pulmonale)是因慢性肺疾病引起肺循環(huán)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升高而招致的以右心室肥厚、擴張為特征的心臟病,簡稱慢性肺心病。
(一)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導致肺循環(huán)阻力增加和肺動脈高壓。
2、限制性肺疾病,如胸廓病變、脊柱彎曲、胸膜纖維化及胸廓成形術后等。
3、肺血管疾病。
(二)病理變化:
1、肺部病變肌型小動脈中膜肥厚、內膜下出現縱行肌束,無肌型細動脈肌化、肺小動脈炎,肺小動脈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增生以及肺小動脈血栓形成和機化。此外,肺泡壁毛細血管數量顯著減少。
2、心臟病變右心室肥厚,心腔擴張,形成橫位心,心尖主由右心室構成。心尖鈍圓、肥厚。心臟重量增加。鏡下,心肌細胞肥大,核增大著色深。肌纖維萎縮、肌漿溶解、橫紋消失,間質水腫和膠原纖維增生。
(三)臨床病理聯系:
除原有肺疾病的癥狀和體征外,主要是逐漸出現的呼吸功能不全和右心衰竭的癥狀和體征。 醫(yī)學教育網m.348239.com
第三節(jié) 肺 炎
一、大葉性肺炎:
大葉性肺炎(lobar pneumonia)主要是由肺炎鏈球菌感染引起,病變起始于肺泡,并迅速擴展至整個或多個大葉的肺的纖維素性炎。
(一)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1、誘因:受寒、疲勞、醉酒、感冒、麻醉、糖尿病、肝、腎疾病等。
2、內因: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被削弱,機體抵抗力降低,
(二)病理變化:
1、部位:病變一般發(fā)生在單側肺,多見于左肺下葉,也可同時或先后發(fā)生于兩個以上肺葉。
2、分期及特點:
(1)充血水腫期,肺泡腔內有大量漿液性滲出物,混有少數紅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并含有大量細菌。
(2)紅色肝樣變期:肺泡腔內有大量紅細胞,少量纖維蛋白、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病變肺葉顏色較紅,質實如肝。此期患者可有鐵銹色痰。
(3)灰色肝樣變期:肺泡腔內充滿混有紅細胞、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的纖維素性滲出物,病變肺葉質實如肝,明顯腫脹,重量增加,呈灰白色。
(4)溶解消散期
(三)并發(fā)癥:
1、肺肉質變(pulmonary carnification):某些大葉性肺炎患者嗜中性粒細胞滲出過少,其釋出的蛋白酶不足以及時溶解和消除肺泡腔內的纖維素等滲出物,則由肉芽組織予以機化。肉眼觀病變部位肺組織變成褐色肉樣纖維組織,稱為肺肉質變。
2、肺膿腫及膿胸或膿氣胸
3、纖維素性胸膜炎
4、敗血癥或膿毒敗血癥
5、感染性休克
二、小葉性肺炎:
小葉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主要由化膿菌感染引起,病變起始于細支氣管,并向周圍或末梢肺組織發(fā)展,形成以肺小葉為單位、呈灶狀散布的肺化膿性炎。因其病變以支氣管為中心故又稱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一)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常見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等。誘因:傳染病、營養(yǎng)不良、惡病質、慢性心力衰竭、昏迷、麻醉、手術后等,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呼吸系統的防御功能受損。
(二)病理變化:
1、部位:散布于兩肺各葉,尤以背側和下葉病灶較多。
2、病變特征是肺組織內散布一些以細支氣管為中心的化膿性炎癥病灶。嚴重者,病灶互相融合甚或累及全葉,形成融合性支氣管肺炎。鏡下,病灶中支氣管、細支氣及其周圍的肺泡腔內流滿膿性滲出物。 醫(yī)學教育網m.348239.com
(三)并發(fā)癥:
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膿毒敗血癥、肺膿腫及膿胸等。支氣管破壞較重且病程較長者,可導致支氣管擴張。
(四)臨床病理聯系:
咳嗽,痰呈粘液膿性,聽診可聞濕啰音。X線檢查,可見肺野內散在不規(guī)則小片狀或斑點狀模糊陰影。在幼兒,年老體弱者,特別是并發(fā)于其他嚴重疾病時,預后大多不良。
三、間質性肺炎:發(fā)生于肺間質的急性滲出性炎。
(一)病因:病毒、支原體感染。
(二)病變特點:大體:肺組織呈暗灰色,無明顯實變。
鏡下:肺泡間隔明顯增寬,可見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肺泡內無明顯滲出。
第四節(jié) 硅 肺(silicosis)
硅肺是長期吸入大量含游離二氧化硅(SiO2)粉塵微粒所引起的以肺纖維化為主要病變的全身性疾病。
一、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1、病因:小于5μm的硅塵。尤以1~2μm的硅塵微粒引起的病變最為嚴重。
2、機理:巨噬細胞“自殺”學說;免疫學說
二、基本病變:
(一)硅結節(jié)形成:
1、細胞性結節(jié),巨噬結胞局灶性聚積;
2、纖維性結節(jié),由纖維母細胞、纖維細胞和膠原纖維構成;
3、玻璃樣結節(jié),鏡下,典型的硅結節(jié)是由呈同心圓狀或旋渦狀排列的、已發(fā)生玻璃樣變的膠原纖維構成。結節(jié)中央往往可見內膜增厚的血管。
(二)彌漫性間質纖維化,胸膜廣泛增厚。
三、硅肺的分期和病變特點:
1、Ⅰ期矽肺:硅結節(jié)主要局限在淋巴系統。
2、Ⅱ期矽肺:硅結節(jié)數量增多、體積增大,可散于全肺,但仍以肺門周圍中、下肺葉較密集,總的病變范圍不超過全肺的1/3。
3、Ⅲ期硅肺(重癥硅肺):硅結節(jié)密集融合成塊。新鮮肺標本可豎立不倒,切開有砂粒感。入水下沉。
四、合并癥:
1、硅肺結核?。汗璺魏喜⒔Y核病時稱為硅肺結核病
2、肺感染
3、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4、肺氣腫和自發(fā)性氣胸
第五節(jié) 呼吸系統常見惡性腫瘤
一、肺癌(lung cancer)
(一)發(fā)病概況
(二)病因:肺癌與下列因素有關:
1、吸煙
2、大氣污染
3、職業(yè)因素
4、電離輻射
(三)肺癌的組織發(fā)生:
絕大多數肺癌均起源于各級支氣管粘膜上皮,源于支氣管腺體或肺泡上皮細胞者較少。因而肺癌實為支氣管源性癌。
(四)病理變化:
1、肉眼類型:
(1)中央型:癌塊位于肺門部,形成環(huán)繞癌變支氣管的巨大癌塊,形狀不規(guī)則或呈分葉狀,與肺組織的界限不清,有時比較清晰。癌塊周圍可有衛(wèi)星灶。有時癌塊內也可見壞死空腔。
(2)周圍型:癌發(fā)生在段以下的支氣管,往往在近臟層胸膜的肺組織內形成球形或結節(jié)狀無包膜的癌塊,與周圍肺組織的界限較清晰,而與支氣管的關系不明顯。
(3)彌漫型:此型罕見,癌組織沿肺泡管、肺泡彌漫性浸潤生長,呈肺炎樣外觀,或呈大小不等的結節(jié)散布于多個肺葉內。
2、組織學類型:
(1)鱗狀細胞癌:為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
(2)小細胞癌:起源于支氣管粘膜和粘液腺內Kultschitzky細胞,是一種具有異源性內分泌功能的腫瘤。
(3)腺癌:發(fā)生率在肺癌中占第三位。
(4)大細胞癌:主由胞漿豐富的大細胞組成,癌細胞高度異型。此型惡性程度頗高,生長快,容易侵入血管形成廣泛轉移。 醫(yī)學教育網m.348239.com
(五)擴散途徑:
1、直接蔓延
2、轉移:淋巴道轉移;血道轉移。
(六)臨床病理聯系:
1、肺部癥狀
2、轉移癥狀:胸腔血性積液、上腔綜合征、交感神經麻痹綜合征、上肢疼痛及手部肌肉萎縮。
3、神經內分泌癥狀:類癌綜合征、副腫瘤綜合征(paraneoplasic syndrome) 醫(yī)學教育網m.348239.com
二、鼻咽癌:
(一)病因:可能與環(huán)境、病毒、遺傳等方面因素有關。
(二)病理變化
1、好發(fā)部位:最常見于鼻咽頂部,其次是外側壁和咽隱窩,前壁最少見。
2、肉眼:早期為局部粘膜粗糙或稍隆起;后為結節(jié)型、菜花型、粘膜下型、潰瘍型。 醫(yī)學教育網m.348239.com
3、組織學類型:鱗狀細胞癌、腺癌、未分化癌。
(三)擴散途徑:直接蔓延、淋巴道轉移、血道轉移。
三、喉癌(carcinoma of the larynx)
(一)病理變化:分為喉內癌、喉外癌,多發(fā)生于聲帶。組織學類型有:鱗狀細胞癌(最多見)、腺癌。
(二)擴散途徑:直接蔓延多見、淋巴道轉移(較晚)、血道轉移。
- · 2025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科目的重點是什么?
- · 胸腔積液與血胸如何鑒別?
- · 肺膿腫的典型臨床表現有哪些?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核心考點】支氣管哮喘的概念|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核心考點】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 · 心力衰竭的概述【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核心考點】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核心考點】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機制|病理及臨床表現
- · 【學霸筆記】速領2024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各科目重難點一覽表
- · 2022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內分泌系統」經典例題1-5題
- · 2022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考試難嗎?各科目有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