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藥調(diào)劑員考試“酸棗仁的來源及鑒別”的相關(guān)知識,具體內(nèi)容如下,需要的考生請查看!
拼音:Suān Zǎo Rén
英文名:SEMEN ZIZIPHI SPINOSAE
別名:山棗仁、山酸棗
來源:本品為鼠李科植物酸棗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種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及核殼,收集種子,曬干。
性狀:本品呈扁圓形或扁橢圓形,長5~9mm,寬5~7mm,厚約3mm。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的有裂紋。一面較平坦,中間有1條隆起的縱線紋;另一面稍凸起。一端凹陷,可見線形種臍;另端有細小凸起的合點。種皮較脆,胚乳白色,子葉2,淺黃色,富油性。氣微,味淡。
鑒別:(1)本品粉末棕紅色。種皮柵狀細胞棕紅色,表面觀多角形,直徑約15μm,壁厚,木化,胞腔小。內(nèi)種皮細胞棕黃色,表面觀長方形或類方形,壁連珠狀增厚,木化。子葉表皮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簇晶及方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30ml,加熱回流1 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0.5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酸棗仁皂苷A、B對照品,分別加甲醇制成每 1ml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水飽和的正丁醇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 香草醛硫酸溶液,立即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炮制:酸棗仁除去殘留核殼。用時搗碎。
炒酸棗仁取凈酸棗仁,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鼓起,色微變深。用時搗碎。
性味:甘、酸,平。
歸經(jīng):歸肝、膽、心經(jīng)。
功能主治:補肝,寧心,斂汗,生津。用于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津傷口渴。
用法用量:9~15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以上即為中藥調(diào)劑員考試“酸棗仁的來源及鑒別”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更多內(nèi)容請關(guān)注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